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30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涨幅超1%,科创生物午后大涨至2%以上。
点评:本次文件印发延续此前创新药支持政策思路,在全链条均做出特别安排,基本医保目录纳入创新药与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均将有效打开创新药支付渠道,且标志着政策进入落实阶段,进一步修复国内支付端悲观情绪,此外本次还提及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方向,在数据资产、资本市场支持等方向可能将有潜在催化。当前仍处于政策持续边际转暖阶段,医药行业创新资产有望延续受益。
核心观点:
1、上半年连续出台创新药支持政策早已确认本轮政策支持周期不会短,持续修复国内支付端悲观情绪,国内医保创新药支出过去5年增长超16倍,当前仅占药品支出约10%,预计国内仍有5倍增长空间。
2、政策支持与创新成果兑现期,首批Biotech已接近盈亏平衡,而大型创新药公司在2024年年报已陆续迎来经营利润转正,2026/2027预计将实现大面积头部企业盈利局面,行业整体将进入较长收获期阶段。
3、A股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涨幅落后于港股板块,截止6月30日,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涨幅7.36%,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恒生一级)涨幅47.89%,PE TTM分别为34.2倍、27.6倍,位于近十年来46.18%、50.51%分位,头部AH上市公司溢价大幅收窄,基于A股与港股分子端相同而估值波动差异大且H股更受到外部流动性变化的影响,预计A/H溢价在下半年继续大幅收缩的概率有限,建议积极关注A股相关创新医药类资产补涨机会。
重点产品:
1.科创医药ETF基金(588130):产品跟踪指数为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申万三级行业分布来看,化学制剂(33.1%)、医疗设备(17.6%)、其他生物制品(15.7%)均为创新类资产。
2.恒生医药ETF(159892)及联接基金(016970/016971):产品跟踪指数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旨在反映香港上市最大的50家生物科技公司之整体表现, 包括在香港交易所透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公司,从恒生三级行业分布来看,生物技术(47%)、药品(42.2%)等行业集中于生物科技研发。

华夏基金,Wind,2025.7.1。上述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科创板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港股及海外相关基金为境外市场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对应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智慧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